在中科摇橹船 “AI + 智能制造”展区,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,重点呈现了AI视觉质检全流程解决方案中的四项应用场景。
用于测量和控制汽车车身的间隙与面差,如车灯与引擎盖、挡风玻璃与A/B立柱、车顶、车门间隙等。
模仿了人眼协同工作的原理,采用双500万像素全局曝光面阵相机,以45度倾角协同成像,构建了“类人眼”的三维光路。能够有效消除镜面反射盲区,为AI算法提供最优质的原始图像。
展品真实还原了后悬架摆臂检测的全过程,可对F3后悬总成件的多个特征点位(如安装孔、球头、衬套等)实现自动化的质量检测。
国内首台套!重庆市首批高价值专利转化成果!系统可快速识别漏胶、胶线过窄/过宽等缺陷,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。
作为鸿蒙汽车智造体系内AI视觉品类最全的供应商,中科摇橹船AI视觉质检全流程解决方案深度覆盖360多个检测工位,从生产端为超过30万终端车主保驾护航。另外,相关系统不仅斩获4项行业大奖,更6次登上央视新闻。
LRC-1000具备超远距离高精度探测能力,可在1000米外识别仅几厘米宽的山体裂缝,为地质灾害早期预警与防灾减灾提供关键数据支撑。在车载场景中,LRC-1000可集成于前大灯或前挡风玻璃,即使在大雨、大雾、沙尘等极端天气条件下,仍能在250米内获取高清图像,并在5公里范围内实现厘米级监测,是推动L3至L5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感知技术发展的核心装备。
LRC-20突破了国外在高端水下成像领域的技术垄断,可在20米水下清晰辨识硬币表面纹理。该设备适用于桥梁墩柱检测、水库大坝巡检、汛情监测与珍稀鱼类保护等场景。
可实时解析视觉-语言-动作模型(VLA)的语义指令,直接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机器人动作。通过“大脑”(智能决策)与“小脑”(运动控制)的深度协同,机器人能够感知环境、自主决策并灵活操作。其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可在1秒内完成3D环境建模。
一直以来,中科摇橹船从底层光学设计做起,让硬件为场景而生,让算法与光学深度融合。
本次工博会上,从核心器件,到计算层,再到云平台,中科摇橹船系统性地展示了一条技术落地路径,旨在切实解答当前智能制造中的关键课题:如何让前沿的光学感知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效、可靠的融合。